網路上看到的口吃問答(吐血節錄):
問:為什麼會口吃?
答:85%是模仿學來的,15%是受驚嚇,得病,家庭教育不當等等造成 [cattalk:呆]
問:口吃會不會遺傳?
答:不會 [cattalk:呆]
其他問答尚有辯論空間,但這兩個回答像被雷轟到一樣不可思意.
我的老天,這是叁零年代的人嗎,怎麼千禧年都過了這麼久還發表這檔高論,
甚至把發展性和後天性口吃混為一談,這兩種原因是不同的耶.
雖然有各種派系論調,但"85%是模仿來的"??
行為論,後天學習是可逆的,那這些口吃者何不'模仿回來'就好了?!
再說,兩歲娃這麼多,怎麼就1%會模仿?
若說模仿力強,不口吃理當很容易,畢竟周遭大多數的人是不口吃的.
又為什麼是兩三四歲受驚嚇,不是一歲,十歲或三十歲?
又,為什麼受驚嚇會演變成口吃,不是暫時性的正常結巴或啞巴或講起外星話?
得病/腦傷造成的口吃完全是另一回事.
家庭教育(環境論),可追朔到愛荷華州立大學飽受爭議未發表的"怪獸實驗"
(有興趣可以google "Johnson monster study")
簡言之,主張是父母貼標籤造成孩子口吃,結果的確造成語暢孩子的陰影,影響語言各方面表現低落,
只是該實驗問題多多,之後也出現反例,環境只能說是影響因子之一,要說是口吃的原因,這無法成立;
不過Johnson的理論還是有不少擁護者,且持續修正中.
至於遺傳,哎,口吃的基因研究很熱呀,且口吃家族史很常見,遺傳是目前唯一共認的事實.
同學一頭栽進基因研究,但現在又回頭朝向語言處理,畢竟找出基因對口吃治療的直接貢獻還是有限.
但找出基因篩檢方法,對口吃研究有重大的幫助,可以讓我們有效地找出研究對象,自嬰兒時期開始追蹤分析.
我只不過是上網找實驗對象的資訊,卻看到一堆阿哩不答的東西,害我分心..嗚...
Friday, November 11, 2005
關於口吃之歐買尬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