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18, 2005

[實習] 兒童行為規範

偶爾看Super Nanny,真是有趣阿
在治療室裡面對小朋友就是這麼回事
一個個受寵的孩子,真是要好好教一教...
1.設行為規範制度,告知期望(提供兒童一套行為準則)
2.指派/分配責任(讓兒童有參與感)
3.一定一定要有計畫,讓兒童能預知下一步是什麼
(當他們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就開始作怪了..屢試不爽)

小朋友違反紀律時,
1.先提醒小朋友彼此約定好的行為規範和制度,講難聽一點就是"警告"啦,不能沒警告就直接制約,這樣兒童會無所適從,通常他們都知道警告無效會有什麼後果,所以警告還蠻有效的,
2.警告無效,就一定一定要制約,不能心情好就放他一馬
3.制約無效繼續制約,(所謂的制約,通常都是坐著反省,不能參與活動,得不到注意力,不唸也不罵他,就是不理不睬)
4.時間到,他乖了,就要笑臉迎他回到原來的活動中
e.g.我們用一套"紅綠燈"制度,不守紀律,就從綠燈變黃燈,再變紅燈時,小朋友就要被抽離活動,在椅子上反省X分鐘,沒有活動沒人理他,反省結束,乖了就歡迎他回到活動中,還在鬧脾氣,就再坐上X分鐘,

不過小朋友就降,很會試探底線,甚至有媽媽第一天就警告我,說她兒子一定會試探我,要我一定不能被他兒子牽著走,哈哈..像攻防戰一樣,也是啦,守住了,接下來就好辦!
也有很多家長寵小孩到一個絕字地步,對那小朋友一滴負面的回應都不行,只能稱讚給星星,不能因為表現不好把星星收回;想想還挺合理的,哪有人把頒出去的獎牌收回的..
就像小學糾察隊把班上秩序"甲上上上"刪掉一個"上"一樣另人厭惡(好久以前的事呀 哈~~*),也像國中考試用倒扣制度一樣,憑什麼阿...稍稍離題,這裡老師巴不得學生多猜多想像多發揮,還留空白頁讓學生補充說明選填該答案的原因,哪有直接倒扣的道理-__-
想當然,在這兒童至上的國家,我們對那些小病人,根本沒有懲罰制度,以上所提的制約是"反省制度",很溫和唄!
但到頭來,一切都和家庭教育有關,父母親對兒童教育態度如何,從小孩身上可略知一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