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6, 2010

奇蒙子-由低到高













一. 不可思議
昨天才被一個白目同事氣到想打小人,沒想到今天遇到一個更高竿的,
連白目同事聽完我的描述後都覺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二. 國家萬歲
國家實驗室碰上外國身分,根本就是一整個麻煩.
雖然人家計畫主持人好到不行,我也差點就要摸到百萬美元玩具,
但卡在身分問題,以前就跟他們行政部門交涉過,
再加上這次,總共耗掉半年,還是白費心力. 累~
算了啦,我也沒那麼多美國時間瞎搞,
而且,有這樣昂貴器材的學校,我以後也擠不進去,
學那麼多幹嘛! [自暴自棄ing]

xxxxxxx
前陣子美國有一個教授升等沒過,開槍殺了三個同事 @@
在高等教育圈掀起一陣風暴,討論學術界的種種問題,看得我心一陣涼.
雖然早就聽說一些黑暗面和升等壓力下的非人生活,
也活生生看到升等遭拒,打包離開,和壓力下的怪異言行等等,
但看到這麼多學術界的人跳出來發言,陳述,彷彿在看一部'學界現形記',好不嚇人.

會想到這,只是想起,有不少人提到,這是生存遊戲,
生存下來的,通常是無比樂觀,甚至過份樂觀的人,
而且非常了解這場遊戲的規則,眼睛盯著奬品.
漸漸學會提醒自己,
不要在意不影響利害關係的事,像是不重要的白目人,
致於重要的人,罩子放亮一點,不然白目的是自己.

所以,也沒什麼好氣的了.
這些鳥人鳥事目前看來都不影響我的未來;
只有計畫主持人是重要的,擺脫學生身份後還是有機會合作.

這種念頭,只有在奇蒙子受影響的時候,會拿出來提醒自己,調整心情. 還不算勢利吧...嗯?

Read More...

Saturday, February 20, 2010

稿子料理

一連三個交稿期限快到了.
我也一如往常地跑到廚房去因應這種非常時期.

=有機健康風=
從附近的有機商店買了黃豆和紅豆,想試看看有機食物吃起來有什麼不一樣.
先是興沖沖拿黃豆作成豆漿,大走健康風.
結果,味道奇淡無比,比中國超市買的天曉得哪裡出產/製造的黃豆(抖~)煮出來還淡.
室友說: 健康食品都是這樣...
準備再把黃豆渣烤一烤,炒一炒,作成豆酥.希望調味過後,味道可以好一些.

希望有機紅豆可以爭氣一點,因為華人超市的封裝紅豆煮起來又苦又臭,超難吃:~

=創意風=
過年沒吃到蘿蔔糕,有點心神不寧.
在網路看到"從無到有"的蘿蔔糕做法而且不須要蒸籠後,
口水流個不停,馬上拿家裡現有的東西拼拼湊湊一番,
自創了蘿蔔糕風格的'米製蓮藕糕'...
攪拌成團後,看起來還有模有樣的哩.
現在正在電鍋裡蒸著,不知道味道有沒有長相好:p

吃下肚後再來update!

結果: 好吃好吃. google來的食譜:米製蘿蔔糕,我把鹽減半,味道還蠻剛好的,不用再沾醬油膏 :D

Read More...

Friday, February 12, 2010

口吃基因 [好像該寫一下]

最近發表的口吃基因研究結果登上'自然'還有其他各大網站,竟然也出現再聯合新聞網(報導有些瑕疵,後面再說)...
內容就是NIH的研究員發表說他們找到和口吃相關的三個基因.
我好像應該有些感想.嗯,我想想看.

如果有人找到'口吃的基因',那我可能會先嚇昏,再爬起來,把他們論文印出來,一字一句細讀N遍!
嚇昏- 是因為,如果口吃是一個(或一組)特定基因造成,那要鎖定它(們)研發治療,肯定是會有所突破.畢竟科學進步神速,天曉得哪天基因治療會變得有效又安全,進而普及化. 然後我得另謀出路 (開玩笑啦,語言相關研究是做不完的). 不過,我會發自內心替患有口吃的人感到高興 :) 會嚇到主要是因為,這和各種實驗結果兜不在一起阿,或是說,如果有,基因的影響也太小了吧! 下面會解釋.

這團隊找到"三個和口吃相關的基因",還挺嚇人的,但粗略看一下,針對這組基因而言,口吃的受試者中,只有百分之三的人有異常 (在沒口吃的控制組中,也有少數人有異常,不過這無所謂,畢竟基因變異不代表一定會有症狀),所以,如果實驗沒有重大瑕疵,廣泛來說,這組基因只能解釋3%的口吃患者. 好,這樣的摘要,讓我確定不用昏倒. 因為,這狀況跟長久以來各種實驗結果所顯示的差不多,就是口吃患者彼此間(不論行為,認知或神經功能)差異性很大,不是很一致的族群,所以大家都懷疑內情不單純,需要出動更多狗仔從各方面追擊.

這研究值得期待的地方呢,是研究人員對這組基因的功能相當了解,對出錯的地方也有所發現(像是特定蛋白質製造出錯,或是完全沒製造),從生物功能追神經認知功能,縮小大家的研究範圍,算是大功一支. 再來,終於有比行為科學更"硬底"的基因科學,可以讓口吃受到該有的正視: 這不是精神病,不是心裡有問題,不是生性害羞造成,不是父母教不好造成,也不是叫他"講話好好講,不要結結巴巴的!"就可以糾正的,它是真真實實的溝通障礙.

關於聯合新聞網的報導 [噢,才半天這則新聞就不見了,果然是不受重視的領域呀~~)
不管我還是要講,這報導一開頭先說- 口吃長久以來被認為和遺傳有關,
接著說- 但是,最新研究顯示口吃也和代謝基因有關.
那個,後面那句的"也"字讓我怎麼看都不通,好像遺傳和代謝基因是兩碼子事.
就像說- "我肚子餓,想吃晚餐,但是,我也想吃牛肉麵."
聽到人應該會假設: 牛肉麵不是這個人的晚餐;
同樣的假設下,代謝基因難道不是遺傳嗎?
應該改為- 最新研究進一步顯示口吃和代謝基因有關.
(這樣算吹毛求疵嗎? 我是不覺得啦! 畢竟影響到語意的解讀)

Read More...

暴風雪 ("大風雪"的升級版)



[2/12/10 暴雪+狂風, 後續報導]
接連兩波大風雪'殺很大',破了華府地區的百年紀錄
也讓學校一連關閉8天,加上這週末,
我們也放了十天年(前)假唷~ 新年新氣象,呵呵!


宅在家8天來,總計踏出公寓1次,
為了走到社區的洗衣卡儲值機去加值(宅在家適合洗衣服咩).
直到風雪離開三天後,豔陽高照的今天,雪融了快一半,
我才又踏出大門,想把閃亮亮挖出來~~

觀察了一下局勢,閃亮亮一邊輪胎出來了(感謝隔壁車主開挖:)),
但另一邊的車主跟我一樣懶,完全沒清,
兩輛車被積到大腿的雪連在一起,難分難捨. 嘖嘖嘖.
我動手開挖後驚覺,婚後人妻的剷雪能力大大衰退,阿!
可能因為平常都是C同學剷雪,我倒雪,剷子很少輪到我手上,
這次自己剷了十分鐘,車旁的雪只消去一咪咪,還看不到輪胎,
我摸摸鼻子,直接放棄,回家喝咖啡.

想當年,獨自撫養閃亮亮的我,很man的買下大雪剷,
每回雪後,把閃亮亮從雪堆中挖出來是個甜蜜的負擔,
我可以從午后挖到晚上,辛苦但很滿足~
(雖然說以前積雪沒這次誇張就是了.)
這次竟然只挖十分鐘...
老公挖大C還挖了兩次,辛苦辛苦~~~
人妻我得加強自主訓練才行:)

話說困在家8天,冰箱也清得差不多了,
(靠著一盤榨菜肉片,一碗炸醬料,兩把蔬菜,一袋水果,一條吐司過活,
咦,又榨菜肉絲麵,又炸醬麵的,還有飯後水果,我們過得很好嘛)
還好大C已經破雪而出,可以去補貨囉!

今天雖然學校關閉,但聯邦政府沒關,
C同學很認命/認真地去合作的校外實驗室上班,
他說這樣比較沒有罪惡感...
然後呢,室友打電話回來說,他一早出門,人已經在三個多小時外的紐澤西,
嗯,馬里蘭到紐澤西,都是風雪肆虐的區域!!

看來禁足一週後,大家都迫不及待,傾巢而出~~


[2/8/10 第一波暴風雪]
我老師常常嘲笑說馬里蘭州的“大風雪"相當於麻州的"雪",
這次重創馬里蘭的"暴風雪"倒是讓我覺得夠狂野了.

下了半天一夜的大雪,堆到膝蓋以上,
社區裡的步道,矮叢都被雪吞沒,不見了;
屋外樹枝"裹著"皚皚白雪,
對面陽台桌上積壓的雪堆,活像新普森媽的髮型,極度高聳,
一隻小堆土在社區裡賣力幫大家殺出一條雪路,剷了一整天,
雪路挖開了,但路面結著一層厚厚的冰!
車子也被大雪封住,我們完全被困在家裡.

家裡好啊,大風雪待在家多穩暖!
正常來說,這樣講是沒錯.
但,這不是正常情況,因為家裡斷電!
早上醒來,沒暖氣,沒熱水,
屋外大雪紛飛,屋裡溫度急降,
雖然有先補貨,不缺食物,
但腦中忍不住浮現"明天過後"的畫面,
有點受困雪災中的恐懼,心想:
再這樣下去,不就要燒書取暖?!
還要面對人性的考驗...oh no!
我和C的第一場戰爭肯定是搶棉被飽暖大作戰!!

還好,下午就來電了,屋裡恢復以往的溫暖和樂.

噢 什麼? 明天又要來一場大風雪?!
賣擱來阿拉~~
很恐怖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