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7, 2008

捕風捉影篇










**吳爾芙空間**

辭掉臨床語療的工作之後,
我不須要在學生和治療師之間上演頻繁的角色轉換,
週間也不再須要開車來回奔波,
專職的學生作息,讓我和C兩人的生活步調幾乎完全一樣:
早上搭校車去學校,傍晚搭校車回家,晚上一同在書房工作/摸魚;
週末一起買菜,傍晚一起做菜,準備下週的便當.
週週如此.

漸漸的,我開始想念:獨自駕車奔馳在公路上的熟女滋味.
戴著墨鏡,打開天窗,頭髮隨風亂飛,聽著對話幽默的廣播節目,
哪天心情特好(或大壞),方向盤一轉,進入小plaza帶走一杯磨卡.

儘管塞車時大多不好受,但偶爾,偶爾,
即便堵在車陣中也讓我感到--獨立(對,有點莫名其妙).

以前油價還是現在的一半時,心情若是不好,
我喜歡在晚上,獨自駕著閃亮亮上DC外圍的環形公路兜ㄧ圈.
夜幕低垂下,公路上點點車燈好漂亮.
我喜歡東北半圈,先讚嘆前方樹梢冒出如鬼魅城堡般的美麗摩門教堂,
再往北三個出口之間,路面寬闊傾斜,猶如森林中的賽車道,
西南半圈更是美,橋身長期夜間施工,被照明燈打亮得不輸明星地標...
兜一圈40分鐘,要唱歌/咒罵/哭/笑/自言自語,完全礙不到人,
回到家,整個人也神清氣爽,足以好眠.

驀然回首,往事如煙,油價如火箭飆升,減少開車自是上策.
我和C兩人兩台車,擺在停車場,週末輪流開去買菜.
沒多久,務實的C同學就提出要賣車,一舊一更舊,
想也知道是要賣一路陪著我的閃亮亮.接二連三的說服著.
我怒了.

閃亮亮對我而言不只是一輛車
((她是一輛漂亮到不行的好車!))
當我覺得漸漸失去自己,想找回一些頭緒,
鑽進大小適合一人獨處的閃亮亮,
開著她出門繞繞,我心情就好;
打開天窗滴幾滴小雨,我心情就好;
在小徑上仰望天空,陽光穿透林葉空隙,我心情就好;
手握上排檔,我就覺得找回一點自己的力量.

只要有機會獨自駕閃亮亮出門,我喜歡在小路慢慢繞著,
看著清澈的玉米田,草原,大自然,彷彿我也看見自在的自己.

忍不住想起 Virginia Woolf所強調的女人的空間,
如果莎士比亞的姊妹也有自己的房間,她們也可以成為莎士比亞.
一種經濟獨立與心靈不受干擾的comfort zone.
閃亮亮一直都是我和自己獨處的'吳爾芙空間',
從我來美國第一個夏季到現在第七個夏季,一直都是.


**小孩不小孩**

身邊友人接二連三生了小孩,
小孩話題也就接二連三出現在日常對話中.

"為什麼覺得現在適合生小孩?"
學生保險涵蓋的很好阿,趁沒畢業趕快生哦.
每生一個,退稅就多一些,可以讓吸血鬼吐點錢回來.
學生作息時間很彈性,小孩有事時,不像上班還要請假.
爸媽年紀大了,退休在家無聊,生個給他們開心.
女人35歲前,趕快生..等等.

聽來聽去,我相信有些是玩笑話,但依舊有一點點失望.
小孩是一個人,一個獨立的生命哪,
不是退稅工具,不是娛樂玩具,
更不是一個無論如何生個下來就對了的附屬品.

只有一個朋友的話讓我發自內心微笑:
"因為準備好了,都準備好了,可以期待小生命的來臨了."

我對生小孩的適當時機很有意見,可是也很簡單:我們準備好了嗎?
當我們的小孩會幸福嗎?
我們準備充足到面對不完美的天使,也能使之幸福嗎?
我們準備好了嗎?
如果以上答案皆"是",這才是我理想的生小孩的理由.

平時,求學的艱難/情緒起伏強烈,
我不想在緊張-興奮-憂慮-狂喜-沮喪的雲宵飛車情緒變化中懷個緊張嬰兒,
不想在每天兩三杯咖啡,不喝眼睛睜不開的情況下懷個咖啡癮嬰兒,
我也不想在收入微且未來不定的情況下養小孩,
更不想為了小孩拉長我已經長到不能再長的學生生涯,
一個院長私下跟我說她生完小孩,論文延宕了三年才完成.
但人各有志,看一些同學生完但帶不來,
把小嬰兒送回國給家人帶再回來繼續唸,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好猜測他們為什麼急著生小孩,
但我自己的堅若磐石經是多年來所讀的一篇又一篇的文獻,
(cow,資格考也考,不懂也不行)
從胎兒到幼兒的神經,認知,語言發展,
語音的刺激,辨識及維持,抽象/假想遊戲對語法發展的重要性,
從胎兒到第一年之間的刺激,對嬰兒的發展有極大影響.
如果有小孩,那將是我的人生終極大論文.
可是現在,我的目標是博士論文,還沒餘力籌備另一個論文大計.
C之前跟我說這是個好時機,我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個接近畢業的人跟一個還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說:
這是你懷孕的好時機... (再擺一個'牛')
我心想,你是想在馬里蘭多待五年嗎?
問他想要小孩的理由,主詞都不是小孩,
同學,不以小孩為主的理由都不及格哦~


*平凡與理想*

我和C在學校打滾多年,都清楚
學術路不是拿到博士學位,畢業,就叫學術路.
強烈競爭下,拿到博士,接著是博士後研究,
找到教職後,接著六年內要升等終身職,不然就走路,
這是一條耗時間,磨毅力,少賺很多錢的理想路.

很理想,我沒否認我是理想派,有理想讓我快樂.
大學和男友分手後,我就不急著談戀愛,
因為愛情帶給我的快樂遠不如追求理想,
結婚也不在我的人生目標之列.

可是我結婚了,結婚是因為遇到相愛的人,
可以一起追求理想,分享路上的風景.
很好啊,我沒想過會遇到這樣的'對先生'.

記得第一次約會,C同學拿著地圖跟我說他喜歡探險,
BINGO,真會把妹阿,冒險刺激是我的最愛啊!!
儘管之後他極盡所能地撇清,聲明他不愛刺激只愛平凡,
我依舊被第一印象牽著走,認為我們兩人會一起追求理想,
奔出充實繽紛不一樣的人生.(女人的第一印象效應,嘖嘖嘖...)

可是,最近不免想著,我們的理想到底相不相符...
平凡與不平凡最近常出現在對話中.
extraordinary這個字對我有莫大的吸引力.
就算腦筋動得不快,沒人家聰明,我還是努力想推自己進入另一個境界,
平淡讓我失落,唯有在我耍懶不想工作時,我想過平凡生活,
我賴在家,洗洗刷刷,清東擦西,滷北烤南的功力足以當個好家庭主婦,
可是大概半個月吧,半個月我就膩了,就開始想念帕伯教授的驚人快語,
想念刺激和追求目標的生活,甚至也會想念這過程帶來的沮喪.
可是C同學老話一句:我只要上下班過平凡的生活.
我只能說,我們很互補.


**放風**

難怪人家說結婚是戀愛的墳墓,婚姻需要經營,
indeed,不經營就成了墳場.
沒有兩個個性想法一模一樣的人,
如果有,兜在一起要不很無聊,要不很危險.

最近為了這裡一滴那裡一答的岐見,有點悶;
生活明日如今日如昨日,好像也沒什麼梗好聊,有點悶.
回到我的閃亮亮吳爾芙空間,悶氣總會消一些,
跳出來想,自己還真是不平凡的堅持阿,
我們兩個都奢望對方改變,
改變想法,個性或理想,有點強人所難,
溝通方式倒是可以改(唸溝通障礙的妙用..噗)
生活方式可以改,多點香料,生活圈擴大些 ,
兩個人多點各自的空間,也會多點魅力吧:p

所以我放風去了!

C後腳出門去學校,我前腳就換好鞋子,兩人各自呼吸一下自在空氣:



帥妹勁裝風









湖邊讀書之愜意,讀累了,抬頭驚喜地發現,無聲無息跑來了兩隻伴讀.









PS.別替我們舉紅旗,這篇純脆是思潮捕捉.這種心情難得體會到啊,值得記一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