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29, 2005

[CFY] 披掛上陣

為了拿執照工作,經歷了非公民的身份問題,非公民又是全職學生的身份問題,
協會對博士生新規定但州政府未採納的問題(這片語很長,而我遇到的麻煩一樣長),
我一路像個電話狂,四面八方追蹤,協調五花八門的問題.從一開始很激動,
到後來四平八穩地等等等,再撥電話,補件,再等等等,再補件再等,折騰了三個月,我變得冷靜很多,
C比我還急頻問為什麼不再打催,我幽幽回了一句"不作無謂的擔憂",
我能做的都作了,緊張到爆掉也沒有用,人家還沒處理好就是還沒處理好.

總算將程序推進到最後一個階段:由總公司確認及批准.
一星期前才寫信問status,想再給他們一星期.
但這天,我被C說服,再補一通電話去問.
結果,人家跟我說老早就留話叫我去上班了.

Cattalk滿臉斜線

我的電話答錄機顯然沒盡到責任.

還有,只要會轉彎,好像沒有什麼問題是不能解決的.

Read More...

Friday, October 28, 2005

我們在研究空氣

課堂上播放著一張張聲譜圖,"請辨識",老師說.
(Q: 這跟空氣標題有什麼關係? A: 國中物理,聲音就是空氣/壓力/能量等等的變化阿)
(之前在門診,嗓音異常患者的音質紀錄,也是在藉由一堆空氣壓力比例的數據來支持我們的判斷,還可以滿足保險公司最愛的數字遊戲.)
話說每個子音母音都有它的物理現象及特色.利用頻率分佈及轉換,多少能推測出音/字/句為何.
(Q: 再來,有這種辨識能力有什麼意義嗎? A: 大概是building block,進入下個階段的基本功吧)

這種大學就該接觸卻未接觸的聲譜辨識能力,不算是榨腦汁的工作(有什麼好榨的呢,分析一下--"辨",揪出patterns--"識",三兩下就該認出的字句呀.不須掐著太陽穴想著成不成立的推論). 然而,在坐的我,歪頭也無法傾倒出一絲清晰的頭緒.
發亮的螢幕上,圖中子音與母音之間我常覺得鬼影幢幢,"這中間,應該還有一個子音吧" 我想. 也常如此順勢朝著子音群的方向聯想下去. 而答案卻三步五十與我相佐.

花一個晚上的時間在C實驗室,將書本上的音頻的分佈知識整理一番.在電子儀器繯繞下,我的思緒或許能比較具理工特質吧. 衷心期望著.

之前唸到數位音訊處理,C得意的問 "需要我教你嗎?",不,謝謝,我自己來(哼哼),等我弄懂了,我還可以教你. 於是,從書本及疲累中抽離,去湖邊散步的路上,我試著向C解釋auto-correlation的原理;解釋得哩哩落落,C聽得一頭霧水,我看還是別四處炫耀我的理工知識好了..
考試前,我終於把auto-correlation搞懂了,也考出來了,但我逃了,跳過沒答;術業還是有專攻,信心還是有等級,答題既然八選五,還是挑我的專業吧.

聲譜聲紋頻譜不論這些圖的正式名稱為何,基本功有練有差.
只是,藉由聲譜辨識出語音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反向的,什麼語音有哪些特質,哪些數據能合成人工語音,為何能辨識語音,baby為何能學習語言等等.
更重要的重點(這句子怪怪的),如何應用這些科技作研究,而"研究方法"不會被其他學者撰搞批評(((重點中的重點))).
老師之前受托發現有研究團隊所使用的聲頻數據有異,"很顯然他們所知有限(我想老師更想用的字是"無知"吧),竟無法察覺儀器設定錯了". 在一篇論文投搞後,被告知數據不對(講白一點就是結果無效),是多麼尷尬的一件事.

是,該學的還是學好先.

Read More...

Saturday, October 22, 2005

小品宵夜--紅棗枸杞菊花茶+茗茶梅

深夜,看了家家的九份照片,突然好想念九份
想念復古茶樓的茶點,黏Q的墨綠色糯米蘿蔔乾包,少不了芋圓蕃薯圓
想到此,我已經身在廚房(不知不覺就走到廚房真不是個好徵兆),
抓起菊花一把,紅棗數顆,枸杞一把,
煮上一壺紅棗枸杞菊花茶;
翻出藏好好的冰涼茗茶梅子,
上次回台灣,梅子行家堂哥帶路買來的,一直捨不得吃
有回被C翻到,"妳有好多梅子ㄟ...."
噓~~~~~ 小聲點!!!

Read More...

Friday, October 21, 2005

翻譯高難度

為了準備中文附件送審,24小時過去了,我只完成三頁英翻中
這當中,我不斷寫出連自己都看不懂的鬼話

雖然天天講中文,但這內容倒是沒用中文表達過
24小時過去了,我逐漸抓到訣竅,發覺不能看著英文想中文
必須看窗外,用中文把句子意思講給自己聽,再下手敲鍵盤
雖然不喜歡這樣思緒一直被中斷,但我想不出其他辦法

媽之前抱怨看翻譯書很痛苦
我完全瞭解

Read More...

Thursday, October 20, 2005

審核委員的評語

我的提案申請被人類實驗審核委員退回來,還附加三頁評語建議提問
當天跟教授開會,她顯然也才收到評論沒多久
交給我,撇撇嘴說"我接下來幾天不在,妳先看看能怎麼辦"
我當場嗅出一絲不以為然,心想不大妙.

我接過評論,直接塞包包,一個字也沒看,因為不想影響開會的心情
愉悅的學術論文聚會後,並沒有高興太久,後腳一出系館立刻想到包包裡那幾張紙...

往停車場路上,邊走邊讀,邊讀邊咬牙切齒,腳步越來越快
"砰" 甩上車門,三張紙往乘客座一摔 馬的

有些評語我可以理解,我申請書的確沒寫清楚
有些實在是...我也很不以為然

我的受試對象是特殊了點,難找,
所以除了必要門檻之外,其他都不設限(這根本就很危險),
只提供英文版本的說明至少可以稍微篩一下參與兒童的父母社經地位
審核委員繞著這個問題一直問:許多父母不懂英文,你要如何解決
如果族群夠大,我當然所有人都歡迎,
但族群小,除非我真的找不夠人,否則我很不想收到南轅北轍的家庭背景

氣到當晚把文件都改好寄給教授看,提到父母不懂英文的問題,
我有點堵氣的問"我可以準備中文附件給他們*嗎?" (*他們: 一群看不懂中文的委員)
上班時,看到教授回信,"當然!讓他們去破解那些附件!"
我真是笑翻了

Read More...

Monday, October 17, 2005

Digitized Cattalk

Oh, I am SO computer-expert right now. A day before mid-term, ask me about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I shall give you a speech to process.

Read More...

Wednesday, October 12, 2005

諾貝爾經濟獎

昨天一早就接到通知:經濟系教授Schelling得諾貝爾獎了,這可是學院超級大頭條
一早進學院辦公室只見學生和行政助理,其他人都不見了,想必是四處聊這個頭條新聞去了,我於是窩回我的小研究生辦公室默默工作,接著趕去上課,結果竟然收到老闆的信,婉轉地問我早上有沒有來上班?? 哇咧

據說,昨天清早(早到不應該有人在辦公室的大清早),經濟系有人不幸工作作不完提早來上班,結果接到記者打來要statement的電話,那位職員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回問他要什麼statement,被記者糗"你完全不曉得發生什麼事,是吧?"

回到諾貝爾獎,今天看校內報紙才知道,我們學校在這之前,出過四位諾貝爾獎得主:文學,化學,和兩位物理(兩位是教授,兩位是校友). 這個大名鼎鼎的獎,感覺上是很遙遠的東西,什麼樣的心和腦才能有對人類產生重大影響的發現,實在是抽象得難以期待,遙遠到像是北歐人家被冰包住的小魚般,與大多數人無關. 只是,每次到名校朝聖,"名"到像是MIT,諾貝爾獎得主多到可以排排站,到Princeton不忘指指John Nash辦公室在那棟大樓裡; 現在,走個幾步路就可以朝聖了,真是太神奇了.

一直覺得,經濟是天才搞出來的學問,數學邏輯超級強, 以前修經濟學都被整好玩的,我的分析結果九成跟答案相反,活像是個來鬧場的.

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Read More...

Tuesday, October 11, 2005

洋基沒得玩

兩個外野手,在外野相撞相擁,漏接...這不是卡通片的畫面,是洋基對天使第五戰!
當時天使兩個在壘兩出局,沒接殺到還附送對方兩分,最後以兩分輸掉,
少那一抱,現在搞不好在打第十局,明天搞不好就在芝加哥對白襪了.
好口憐的洋基,觀眾不愛,裁判不疼,
敲出全壘打時無人在壘,滿壘時又三出局
Johnson再怎麼巨砲,只有Jeter跟Cano反應快也沒有用阿
不好看 不好看 少了王建民更是不好看
今年世界大賽不用像去年等紅襪封王一樣看到昏了

Read More...

Saturday, October 8, 2005

Doctorate

每每想到R說的:"已經無數次在腦中替自己冠上Dr.的title",我就會不自覺的笑出來,這真是毫不掩飾的原味心情,直接到每次都能引發共鳴.

之前系上博班學生聚會,除了討論我們需要專業素養(professional skills)訓練,像是怎麼申請研究經費,如何呈現研究,怎麼呈現自己等等之外,還談到我們很懷疑,自己真的有能力成為優秀的研究員嗎?(其實當場是蠻驚訝看到美國人說出懷疑自身能力的話),也許是到了這一步,不得不老實面對自己的能力,整個過程應該就是不斷地檢視自己,然後就會產生R的真心告白:非常飢渴地幻想著拿到學位的那一天.我每次回想室友博士論文口試通過當天,在餐桌上對家人對教授感謝辭喃喃唸個不停,眼眶淚光閃閃的畫面,我真恨我不懂攝影,否則那畫面拍下來擺在桌前,作用如同日本人綁在頭上的必勝布條.

雖然C老唸我玩貓玩過頭,不務正業,但我可沒說我要這樣去工作養貓過日子不唸了(至少到現在還沒有..),到現在,我還是想參加那場畢業典禮;愛睡如我,那是我唯一不會選擇在家睡覺的畢業典禮.

說到這條漫漫長路,辛苦不會因為畢業而結束,美國大學教職為了拿tenure,日子應該是比博士生更苦吧.寫到這兒,感覺好像大家來比苦,真是不健康,我還是用我的方式過日子好了:每天看貓,偶爾吃素,心情很好.

Read More...

Friday, October 7, 2005

王 洋基 棒球

厚著臉皮跟路跟到別人家,找ESPN看王建民
沒想到跟到好康的,有大大HDTV,
拎必魯,嗑毛豆,洋芋片
看王好好投了幾局,看到A-Rod不可至信的失誤
最後看到王傳球傳壞,被敲全壘打,
大家哎聲連連,看到換投手,我們就散會了

不知為何,突然覺得我看球賽很進入狀況耶
已經不用一直問他在幹嘛? 那是什麼? fly out? error?
內角? 好球還壞球阿? sinker? 不能跑? ERA? 什麼鬼...
洋基球員名字是怎麼認得的我也不曉得,
但就這麼脫口而出,這算是潛移默化的結果?

以前喜歡全壘打,看得分
但自從王建民投球後
看比數低的投手戰竟然也覺得相當刺激
球隊網站,球評文章,策略分析,看得津津有味,
還可以講給懶得看英文的C聽
C也會將這些球員與球隊的愛恨情仇,歷史淵源如數家珍般地講給我聽

喜歡看球賽,喜歡聽故事,更喜歡王拿個勝投
本來不喜歡大財團闊兵團般的洋基隊
但為了王建民的勝投,
洋基,加油,在季後賽撐著點

Read More...

Monday, October 3, 2005

叛國的台灣人

10月1日 大陸國慶
早早家裡就收到中國國慶活動宣傳手冊
首頁將英文漢字化書寫,內頁陳列活動琳瑯滿目,
當中一項國慶煙火"龍捲風" 照片相當壯觀
因此,我們一群台灣人跑去DC看大陸國慶煙火

雖然說我們也看美國國慶煙火,
但感覺沒像看大陸國慶煙火如此詭異,
好像叛國一樣,也許是國共近代史教育,洗腦作用了得吧
在地鐵站等著Kennedy Center的接駁車時,
現場是大陸腔調滿天飛,大概是我太少和大陸人相處了,感覺非常怪

上車後,一整排中國人一路吵嚷不休
開難笑的玩笑,討論"公車上那是叫鹹豬手還是鹹濕手"
不論男女都是大嗓門,狹小的公車,鬧哄哄的,
和美國青少年差不多
噢,我真希望快點下車

走進Kennedy Ctr.,裡頭氣派的大紅藝品高掛,
國劇海報,國畫石雕展品環繞,
放眼盡是中國之美,在西方所能欣賞的範圍內,
充分展示中國傳統典雅的美麗形象
和建築內部古典裝潢,互相加分,
非常欣賞大陸這套宣傳手法

臨波多馬克河的廣場已擠滿了人
有些外國人穿著中國風格服飾,
手執一杯酒,高貴裝扮,
掺在攜家帶眷的中國人口中,
一起引領期盼"龍捲風"的煙火秀

雷根機場就在附近,
剛起飛的大鳥,一架架從頭頂飛過
和煙火相襯,噢,很像日劇
希望哪天能在飛機上看煙火
肯定是相當浪漫的一件事
(看過的室友,睜大眼說"非常清楚,非常美")

在一系列比美國煙火好一些些的煙火施放後
總算出現讓我鼓掌的煙火:
由下而上,如爆米花一般的朵朵爆開,震耳震心肺,
竟然有人說,當兵震撼教育後,就沒聽過這種爆炸聲了..
此時,天空低飛而過的飛機上,乘客若不知情
會不會以為美國首府打仗了?

兩場爆米花施放後,天空安靜了下來,
(等..等..等).....龍捲風呢?
人潮開始四散,不會吧,結束了?!
我們花錢花時間,壓著叛國的心情來到對岸國慶活動,
結果爆米花就是所謂的龍捲風 喵~

唸行銷的同夥冒出一句:
over promising and under delivery
真是喵的貼切

順便批一下美國的煙火,
建議他們委託台灣來辦
美國國慶煙火,實在沒有設計感
最後的高潮竟是通通一起放
亂七八糟的,但美國人看得很high,
也成功激起一陣愛國情緒,歡呼不斷
唉,這些人沒看過台灣的煙火,不知道什麼叫煙火"秀"
(迪士尼世界的煙火還比他們國慶好看,夢幻溫馨,和主題"美夢成真"呼應)

總之,台灣煙火無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