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6, 2009

中輟生--父母

一系列"看不順眼砍死人"的新聞,讓我倒盡味口。
(就謀菜ㄟ~ 我的美味便當.)

簡單一句,最根本、最該教育的,是父母。

施壓於"治安"來治標是一定要的;
施壓於"學校"也是應該的,有些老師真的沒用心於工作,
無法傳道、授業、解惑就算了,就怕無形中滋養了學生走偏的動力;
最最最最應該的,是施壓於"父母"。

施壓於父母不是指法律連帶罰責,不是懲罰,
懲罰對於不懂源由的人,成人兒童都一樣,沒有正面影響。
施壓於父母靠得是社會壓力,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階段,
讓父母有壓力要學習如何扮演好這個角色,
可惜這股壓力不是一人一封信能夠形成的。

台灣已經朝這方向了,只是還沒進入這個階段。
從早其大部份宣導以"學校"為主,愛的教育,人本教育,不能體罰,
進步到現在越來越多講座,活動,宣導親子教育,親子閱讀,等等。
可惜非常缺乏的,就是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親子教育宣導,
這個年齡層的教育,還停留在"學校要負責"的認知中,
也就是,父母的社會壓力尚未成形。

當過學生的都知道,還沒上第一天課,根本感受不到期末考的壓力。
所以,要給父母壓力,必需先教育他們。

新聞說的沒錯,青少年時期的衝動,不全是孩子的錯。
這是生物演化成的重要本能、是我們每個人神經認知發展的過程,
只是人不是一般動物,不需要靠衝動來發情、打鬥、交配、繁殖,
這也是為人父母重要之處,在轉變期如何以認知行為技巧來引導,
從來沒人教過他們吧。

台灣實在應該投資足夠的成本來"教育"父母。
話說,美國大學鼓勵(煽動)學生參與社區服務的功力一流,
這是社會進步的現象(只是普遍來說算進步,當然程度低落的地方很多),
中、大學生申請學校或工作時,"社區服務"是很好拿來說嘴的事蹟。
而我們學校,志工服務包括教育弱勢父母,
替這些資源不足、無法掌握新資訊、不知如何是好的父母免費開課,
以活潑、務實的方式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對! 沒有孩子的大學生開課教爸媽如何教孩子!
所以,這些志工學生要接受面試、訓練和見習才能上手,
服務期間,在老師指導下每週開會策劃,到各個社區宣導,
這也是讓大學生承擔責任(不能無故缺席)、並攬起社會責任的妙招。

台灣可以擅用社會人力資源、結合專業人員,
投入教育父母的工作,這才是治本。
若說,無心成為好父母的人根本也不會去尋找資源、學習當父母,
沒錯,所以必須教育推廣到"推崇好父母"的主流力量形成,
社會壓力自然成形。
稍微有意識的父母,也不會孩子一出事都以"我的小孩最乖了"開場,
然後開始怪警察、怪學校、怪老師、怪社會、怪壞朋友,
執迷地當他的有奶便是娘、有錢便是老子的傻媽傻爸;
也不會有老父老母跪求逆兒、逆女別再鬧事、
此等不知是活該還是可憐的畫面。

回頭吠一下,那些只會生,卻不會也無心養育小孩的父母,真該考慮結紮!
每次看到這種敗類新聞都有氣。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