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遇到許多想申請這領域的人,幾乎都問到,"我們母語非英語,語言能力會不會造成問題?" 會阿,當然會! 但語言能力這檔事好說,是可以練的~ 只是,我個人認為,文化的差異影響比較大,最明顯的,就是"幽默"
幽默,在美國文化裡相當重要,日常生活中,包括教授,同事,同學,店員,服務生等,我所接觸到的美國人,大多蘊含著適切的幽默感,許多話聽來很巧妙
幽默的普及,以我指導教授和實習的supervisor為例,幽默是他們的一部份,不是客意引人發笑或多麼機智的言談,就像一個人的眼睛,鼻子,耳朵一樣自然普遍,跟我所習慣的文化很不一樣,以前幽默往往被視為"個人特色",而在這兒,是必備,也是語言療中會加入的一項要素,只是,我這方面功力不夠(泣...),遇到許多上了年紀的人,一樣成天愛開玩笑,我常一時反應不過來,還要想一下他說真的還假的 (我老覺得我的反應常常平淡乏味又正經,駭,真怕以後變成無趣的老女人><)
這部份若非從小進入大染缸,就真的很難學,系上有位極優秀的退休教授,非美國人,但她把英文學的相當透徹,文法精確,字彙庫驚人,英文能力比美國人還強,但,除了些微口音之外,幽默是她第二個無法全盤駕馭的本領,她經常無法第一時間意會到美式幽默,甚至摸不著頭緒~
因此,supervisor對於三到六年級有語言障礙的學生,都會隨時隨地使用幽默及玩笑話,每次看他們一愣一愣,再慢慢出現有點保守的笑容..,我就覺得很好笑..阿..不,是替他們開心,在溝通上,他們越來越會朝著幽默去思考
那天在班級上課,一位自閉症的小朋友(也不小了,是個高年級的小大人),被supervisor借用開了小個玩笑,看他立刻臉一皺,趴到桌上,待5秒後再次抬頭,已經是一把鼻嚏一把眼淚.../_
喔喔..好機會好好跟他聊聊吧,supervisor把他帶到教室外,個別上了一堂語用學,我在裡頭教完,就迫不及待跑出去觀摩,後來我們走回治療室,一個小朋友要去廁所跟我們同路, 一路上就聽那小鬼,指著supervisor碎碎唸:
"Dr.X, 看你做了什麼好事,你讓他心碎了,
你看你,羞羞臉,你讓他的心碎成兩瓣,Dr.X,羞羞臉......."
supervisor回說: "我有跟他道歉阿,以後會小心,我才沒有讓他心碎成兩瓣啦.."
小鬼繼續叨叨唸著,唸到一個在走廊的老師也忍住笑加入: "Dr.X,妳做了這檔好事呀?!"
喔 哈 我快笑死了
Sunday, April 10, 2005
[實習] 幽默感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